樹木一旦斷根、離土後,應最遲在四十八小時內就應完成種植工作,但除前日已種植完成的白水木及珊瑚樹外,其餘皆超過這時間了,所以我向怪手司機說明原委,並要求需於早上七點前到場,以增加移植的存活率。

樹木配置圖

13.02.19  

 

種植『穗花棋盤腳』

在我們台灣,棋盤腳屬的植物就只有兩種,一為棋盤腳,另一為穗花棋盤腳,但因為棲地的人為破壞及汙染,兩者已是我們目前急需保育的國寶級植物;棋盤腳樹之花開於夜晚,蘭嶼的達悟族人認為其有違反自然及常態,所以稱它為魔鬼樹,但是我認為因其獨具的特性及艷麗的花朵,才是它引人入勝之特質。

這三棵穗花棋盤腳,我把它種植在臨路的地界上,因為我想利用它那於晚上才開的花,能在夏夜裡繁星點綴下,成為旅人歸時顯目的座標。

IMG_0994  

移除美植袋

IMG_0997  

種植穗花棋盤腳

IMG_1068  

種植穗花棋盤腳 

IMG_1046

種植穗花棋盤腳

IMG_1076  

 

種植『小花紫薇』

小花紫薇為落葉性之灌木或小喬木,原產於中國、日本,夏季至秋季開花,花期甚長;考慮到東北側的植物均為常綠且幾乎無花可賞,所以希望藉著小花紫薇在「春夏」葉繁花盛及「秋冬」葉落蒼勁的特性,來豐富基地一年四季之表情。

我把它種植在東北側(大葉山欖下)的中段部,其前有珊瑚樹,後有白水木;在這二者相繼開花結果時,小花紫薇呈現休眠狀態,且其徒剩的枝幹,在凜冽的落山風中更別具一番滋味;然再輪紫薇要花開登場時,白水木及珊瑚樹的綠葉,也成為了其最好的陪襯。

吊運小花紫薇

IMG_1233  

辛苦的兩老

IMG_1236  

辛苦的阿母

IMG_1237

辛苦的阿母

IMG_1241  

在種植這些樹的時候,阿爸因為青光眼開刀的緣故,沒有辦法出力工作,所以這幾天裡的很多粗活,除我之外,全數皆是由阿母負起,譬如搬樹、定植等......

可能因為阿母從年輕到老皆是在飯店擔任房務員的緣故,她的手腳可是相當俐落的,其體力更遠比傳統農家婦女還耐操,雖然她身高只有矮矮的一百五十公分! 

 

種植『大花紫薇』

去年十一月的冬天裡,於基地西南側種植的大花紫薇裡有三棵及滿州阿伯送的笳苳樹(移植時的吊掛不當)沒有順利成活,所以也利用此次機會,將上述凋萎之樹木悉數置換......

移除茄苳樹

IMG_1269    

移除大花紫薇

IMG_1257  

種植大花紫薇

IMG_1294

種植大花紫薇

IMG_1298  

前一日因為有好友(清河)的協助,做起事來很有效率及輕鬆許多,而本日只剩下我及阿爸、母三人,所以有很多的工作,變成我須一人負擔(如上圖);很累、很喘......

 

種植『黃花風鈴木』

黃花風鈴木又稱黃金風鈴木、伊蓓樹等,原產地在南美洲,為巴西之國花樹;黃花風鈴木約三月開花,花期只約二至三星期,花冠呈漏斗形很像風鈴,盛開時花多、葉少,是一種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更換風貌的樹。

基地東南側的地界外,有一整片我最討厭的銀合歡林,所以我就想植一排林看能否將之美化,原本口袋樹種為紅花風鈴木的,但因為它花開正好在落山風盛行之時,其嬌弱的花朵是無法頂在強風之中,所以只好另尋它物;然『黃花風鈴木』之花期,卻正好符合我的需求,雖然它花開短暫,但其鮮豔繽紛的花團,還是足以彌補這轟烈過後的慘澹了!!

吊運黃花風鈴木

IMG_1319

種植黃花風鈴木(路讓巨石擋住了...短短的三、四公尺路,我不知休息了幾次!)

IMG_1323  

種植黃花風鈴木(終於到了!)

IMG_1328

種植黃花風鈴

IMG_1330  

後記

全數將近三十棵的樹,約在當日的十二時左右種植完畢,心裡想像的地界周圍綠化,已完成約近八成了,但還是得砥礪自己在清明前夕,能將這工作全數完成;在去年下旬種下的大葉山欖、大花紫薇、茄苳、七里香、苦楝等樹,在爸、媽(阿母總是一邊澆水一邊唸佛經讓它們聽)細心的照料下,皆有九成以上的存活率,看著它們日冒的新芽,真的,一切的辛苦都化為滿足的感動。

大葉山欖的新芽

IMG_0811  

茄苳的新芽

IMG_0800  

新芽滿佈的大葉山欖

IMG_0775  

新芽滿佈的大花紫薇

IMG_1411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樹房→林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